多年来,开云网页版 - 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
围绕市场调结构——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党委审时度势,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先后进行了 3 次较大规模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一是打破院系壁垒,构建学科平台。以现有 10 大学科门类为基础,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进行学科战略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组,重点打造医学类、农学类、师范类、管理类等四大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学科群。
二是强化专业调整,创新人才培养。面向市场需求,加大传统专业、基础学科的改造和调整力度。同时,积极申报相近学科的新兴专业,推进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互动与交融。
三是推进体制创新,构建创新平台。学校推进学科组织机构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以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为重要载体学科创新公共基础平台。围绕生命科学学科群及相关学科群建设需求,加大投入建设资源共享的高水平仪器设备平台,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积累经验”的原则,逐步建立适应现代管理模式的管理制度。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科覆盖了医学、农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和工学等 10 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学科为优势,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拥有 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9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 3 个河北省重点学科, 6 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 12 个校级重点学科。开设本科专业 49 个,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传统优势专业,医学检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医学方向 ) 两个专业为华北地区高校首开和特色专业,法医学为河北省首开专业。药学专业 2008 年被评为“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及品牌特色专业”,并入选第三批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药学专业、农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农学专业 2009 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服务地方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面向社会搞合作——
学校坚持“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共赢”的宗旨,在地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打造校地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相关服务。
一是开展市校对接,促进校地共赢。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学校将原有成果、合作项目和在研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筛选,定位适合张家口资源条件的发展项目 91 项,启动“市校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在学校和张家口市政府的紧密合作下,一大批项目已与应用或联办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部分技术找到了市场,项目推广应用后,百万农民从中受益。
二是开展校企合作,拓展服务空间。学校与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张家口市农科院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品研发和服务中心,实现中心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目前,学校已与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每年都有一大批合作项目签约,极大地延伸了科研服务的空间。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创新服务载体。学校创新和完善服务载体,探索出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志愿“双服务”新模式。一方面,学校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开展“文明交通伴我行”宣传服务、“绿色高新区”帮扶服务、“我与世博”宣传服务、“保护母亲河”清水河治理服务、“温暖特教生”联谊活动、“世界节水日”宣传、“大手拉小手”支教服务、低碳生活宣传、“大好河山”文艺演出,“ 120 ”电脑维护志愿服务队,“张家口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法律维权热线”,“科技兴农志愿服务团”,把农业科技、人文关怀、优秀文化送到农村、社区。
立足地方做贡献——
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地方,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是发挥医教研优势,提供医疗支持。学校凭借医疗资源优势,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应有贡献。特别是在非典、三聚氰胺事件、抗震救灾、甲流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二是发挥人文社科优势,提供文化支持。学校积极参加理论宣讲、大型音舞史诗《大好河山》文艺演出、春节联欢晚会、端午诗会、彩色周末等活动。
三是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提供科技支持。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具有为地方医药卫生、食品加工、种养殖业、旅游服务、现代物流等重要核心支柱产业服务的能力。先后主持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 86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其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省长特别奖。学校承担了河北省“八七”扶贫计划、 2001-2010 年扶贫开发计划和河北省“科技兴村”的任务。 1994 年以来,在张北、康保两个县四个乡中推广口蘑栽培技术、错季菜种植、舍饲养羊养奶牛配套技术等多项农业技术,获直接经济效益 1.2 亿元。
四是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学校利用冬闲“走下去”,为张家口市 10 个县区 40 多个乡镇举办各种培训班 200 余个,培训各类人员 15.6 万余人次,带动许多贫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学校借助“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与认证管理培训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国培计划 - 中小学教师培训”、“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河北省中小学师资培训基地”、“河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河北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高校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等培训平台,把各级各类人员“请上来”培训,先后为地方医疗、教育、农业等行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2300 余人。学校主动“走出去”,在中央及省市媒体举办科技讲座、开辟科技专栏。学校邀请发展中国家的学员来校学习培训,举办 4 期国际中兽医培训班,共为 29 个国家培养访问学者数百人。 2011 年举办了两期河北省首期“南南合作”项目英语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