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进教师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和创新科研思维,4月6日下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东校区C415录播教室举办了未来技术工作室学术讲座,罗文春博士为师生作了题目为“多重转录组比较胡杨和灰杨耐盐机制”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赵喜清院长主持,学院教师20余人认真听取了报告。
罗文春博士详细介绍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分析的生物学基础和测序技术概况。综合对比杨树耐盐组(胡杨和灰叶胡杨)和不耐盐组(毛果杨和毛白杨)的愈伤组织在持续盐处理条件下转录表达谱的变化,找到了与植物耐盐高度相关的棉子糖合成酶、热激蛋白、过氧化物酶和GDSL脂肪酶等多个胁迫响应基因,其中GDSL还被发现在耐盐组杨树发生了快速进化,为后续基因功能验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之后还通过比较胡杨和灰杨在盐胁迫下种子萌发过程的表达谱研究,找到了耐盐杨树响应盐胁迫的关键基因,如海藻糖磷酸化酶、GDSL脂肪酶;还有一些在两个耐盐杨树中有分化的基因,如蛋氨酸裂解酶在灰杨中特异性关闭,这可能是灰杨更加耐盐的原因之一。
参加会议的教师与罗文春博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赵喜清院长鼓励教师们要积极外出读博,开阔学术视野,下一步要推进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电子、智能科学、大数据等学科交叉融合,主动协作,密切配合,形成科研合力,组建新型交叉学科科研团队。
未来技术工作室于2022年成立,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博士为骨干成员,同时吸纳优秀教师参与,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环境健康等领域,以未来技术项目为基础,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开云网页版 - 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供稿人:张雪姣 审核:张晓